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經濟形勢理性看)
摘要: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明確2021年經濟工作指導思想、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這為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把握好政策的時度效;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核心閱讀
2021年,經濟工作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來展開,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努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202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明確2021年經濟工作指導思想、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這為做好今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把握好政策的時度效;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2021年,全球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復雜。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在2020年三季度回升后,四季度重新陷入收縮。主要經濟體為應對疫情沖擊,推出了規模空前的財政貨幣政策,債務水平突破歷史高位,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今年,我國經濟增速有望強勁反彈,宏觀指標將明顯轉好。同時,受到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和我國經濟恢復存在結構性差異的影響,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就業和中小企業仍面臨較多困難,保持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仍面臨壓力。
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要求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把握好政策調整的節奏和力度,不急轉彎。當前我國經濟尚未完全恢復,宏觀政策邊際調整要把握好時度效。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在提質增效和增強可持續性基礎上,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完善減稅降費政策,特別是在促進科技創新和調節收入分配上加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既保持貨幣供應量合理增長,又穩定宏觀杠桿率,在促進經濟恢復和防范風險之間做好跨周期平衡。對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可適度接續,延期還本付息等紓困政策應有過渡性安排,適當延長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實施期限。精準有效實施宏觀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就業形勢監測、預警和應對預案,針對重點行業和重點人群,完善就業政策工具,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邁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第一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這表明,構建新發展格局既要從供給端著手,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使供給結構更好適應需求特別是消費結構的變化;又要從需求端發力,堅持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更高水平的動態供需平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戰略,按照“三去一降一補”和“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推進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改善了供需關系。面對疫情帶來的后續影響和我國需求恢復滯后于生產的新形勢,黨中央提出了注重需求側管理的工作要求。
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注重需求側管理,要針對制約我國需求潛力釋放的結構性問題,以體制機制建設為主要途徑,打通影響國民經濟循環的堵點和梗阻,補齊制度性短板,有效釋放國內需求潛力。這里所說的需求側管理,不再僅僅著眼于逆周期調節,以短期宏觀政策為工具,調節需求總量,熨平經濟周期,而是更加注重完善體制機制,有效挖掘國內需求潛力,把潛在的消費和投資需求激發出來,推動形成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過去一個時期,我國需求側管理在調節投資需求、引導地方政府和企業擴大投資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調控體系,但在引導和擴大消費需求方面調控手段較為有限。隨著我國需求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度明顯下降。2015年以來,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穩定在60%左右,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65.9%和57.8%,比資本形成總額分別高24.4和26.6個百分點,消費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構成的經濟循環中,消費是終點也是新的起點,是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釋放內需潛力、增強經濟發展動力的著力點。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1.2萬億元,約為6萬億美元,接近美國6.2萬億美元的規模。2020年,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加強需求側管理,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撐。中等收入群體邊際消費傾向更高,對于擴大消費有強大支撐作用。如果能用15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中等收入群體翻番,由現在4億人增加到8億人,那將形成非常可觀的消費力量,大大增強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新型消費體現消費變革和結構升級的方向,是引領消費的重要力量。要鼓勵發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促進新型消費擴容提質。拓展投資空間,增加有效投資,對擴大內需和優化供給結構具有重要作用。要繼續推進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設備更新,鼓勵擴大民間投資,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
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展開經濟工作
2021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起步之年,經濟工作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來展開,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持續增強經濟循環動力,努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從宏觀層面來看,需要注重以下四個方面。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當前,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個別國家頻頻打壓我國高科技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尤為緊迫。只有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要加快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整合優勢科技資源,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結合起來,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強前瞻性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以基礎研究的突破帶動引領性原創成果、戰略性技術產品的重大突破,強化源頭技術供給,在更多領域躋身國際領先行列。強化創新過程中的市場需求導向和企業主體作用,增強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建設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形成優良的創新生態。推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市場化應用,推動新技術大規模應用和迭代升級。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加強科技開放合作,更加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使我國成為全球科技開放合作的重要舞臺。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性。面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快調整,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性尤為緊迫。要統籌推進補鏈、強鏈,針對“卡脖子”問題,下決心推動國產替代,培育可替代的產業鏈,依托龍頭企業帶動供應鏈本土化,提高供應鏈安全性和可控性,增強抗風險能力。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四基”技術和重要產品技術攻關與工程化,并為自主創新產品市場化應用創造良好環境。立足我國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改造傳統產業,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提升制造業創新力和競爭力。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形成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收入分配是影響消費、儲蓄、投資的重要制度性因素,要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完善再分配機制,加大稅收、轉移支付等調節精準度,多措并舉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縮小收入差距。社會保障具有再分配功能,對引導消費、儲蓄、投資具有重要作用。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提高保障水平。
全面推進改革開放。越是面對困難挑戰,越要深化改革開放,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要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加快建立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宏觀調控目標體系、政策體系、決策協調體系、監督考評體系、保障體系。優化經濟治理基礎數據庫,強化經濟監測預測預警能力,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建立重大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加強社會預期管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健全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健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擴大金融、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對外開放,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作者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