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市場作用提升產業轉移質效
推進產業轉移,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統籌發力、久久為功,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讓轉移更科學。
優化資源配置
產業轉移是一項復雜而繁瑣的工程,必須要立足資源稟賦,優化資源配置。
在位于蘭州新區的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銅箔智造車間,銅箔生產線正在生產作業。公司董事長助理、生產運營部副部長王樹林介紹,公司當初選擇入駐蘭州新區,看中了當地3點優勢:一是甘肅有色金屬資源豐厚,原材料優勢突出;二是蘭州新區區位優勢明顯;三是其他配套政策優勢大,比如電價較低、產業落地獎勵較多等。
蘭州新區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建設、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政策機遇,深化與中東部地區在產業發展方面的合作交流,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推動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不斷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近5年累計招引落地省外產業項目360多個、總投資約1500億元,實現省外到位資金795億元。
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大的優勢,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不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而且有利于推動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在全國范圍內優化產業分工格局。
綠色能源充足、生態環境優越、礦產資源豐富、園區平臺完備……云南近年來也積極發揮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搶抓產業梯度轉移有序轉移機遇,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比如,瑞麗通過招商引資,于今年3月份引進湖北監利市浩宇制衣有限公司在瑞麗沿邊產業園建設紡織服裝“園中園”項目;德宏州搶抓中東部地區產業升級轉移機遇,立足自身口岸通道、園區平臺、人力資源等優勢,瞄準紡織服裝作為重點產業大力招商引資。據悉,目前德宏州已落地紡織服裝企業30余家,形成了從種桑養蠶、紡織加工到成衣、鞋帽制作的產業集聚發展態勢。
貴州安順則立足資源稟賦,研究制定航空產業發展“一圖三清單”,開展精準招商,成功引進成都航新、江蘇新揚、江蘇豪然、上海先越等55家航空裝備制造企業,推動安大產業園二期、航新無人機等97個項目開工建設。目前,安吉產業園一期等13個項目已建成投產。
持續深化合作
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貴州積極發揮東西部協作機制,持續深化與廣東合作,推動“廣東總部+貴州基地”“廣東研發+貴州制造”“廣東企業+貴州資源”“廣東市場+貴州產品”走深走實,合作共建產業園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形成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作為貴安新區進一步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多領域合作的項目之一,今年2月,貴陽貴安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貴陽貴安微星超智融合算力中心項目正式簽約。中山大學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副主任李奈青介紹,項目合作將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新質生產力,重點打造科技創新、產業賦能、科技金融和產教融合四大核心平臺。下一步,將通過技術輸出和成果轉化,發揮廣州超算的平臺效應和中山大學的科研優勢,引入金融投資機構,支持在貴陽貴安新區建設不低于15000PB的存算一體的超智算集群,建設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基地和系列產業集聚區。
另外,遵義和珠海結對協作以來,針對正安吉他生產廠房緊缺、供不應求的狀況,珠海投資1.6億元在正安吉他產業園援建標準廠房,吸引貴州恒生樂器公司進駐,有力促進正安吉他全產業鏈發展。截至2023年底,正安吉他擁有專利168項、自主品牌77個,近5年年均產量226萬把。同時依托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平臺,正安吉他遠銷海外。
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廣東省粵黔協作工作隊領隊肖南龍表示,將從產業幫扶上進一步打造粵黔協作產業園,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產業集群,聚焦兩地優勢,推動黔品入粵、粵品入黔,真正實現雙向奔赴。
嘗到合作甜頭的還有蘭州新區。近年來,蘭州新區借助展會論壇招商,每年組團赴外參加進博會、高交會、廣交會等展會活動5場次以上,推介新區優勢,聚焦社會關注,挖掘合作機會。
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琦表示,過去幾年,公司立足長三角完成“從0到100”階段;未來,需要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前,寧夏在發展氫能產業等方面的政策、區位和資源稟賦優勢較為突出,建議政企協同打造西北首條輸氫管道,公司愿意協同股東和產業鏈資源共同參與謀劃。
創新開拓方式
只有事先經過科學綜合研判,轉移后的企業、產業才能克服“水土不服”難題,在遷入地茁壯成長,從而形成持續的競爭力。
貴州精心繪制招商產業鏈圖譜,以產業鏈招商為主線,堅持內資外資并重、造鏈補鏈并重、增量存量并重,更多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聚變,引進一個項目、聚集一片園區、催生一個產業的“鏈式效應”正日益顯現。
比如,吉利汽車貴陽制造基地全產業鏈發展,吸引了40余家相關配套企業落戶;貴州長通集團發揮“鏈主”作用,開展以商招商,吸引了一批優質新能源開發投資商和配套零部件制造商;山西美錦能源依托貴州省六枝特區煤炭資源和產業基礎,成立貴州美錦華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煤—焦—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輻射帶動上下游快速發展,拉來了一批又一批新興技術及專精特新企業落地貴州。
當前,全球產業分工的新變化既讓我國面臨挑戰,也為我國國內區域間優化產業布局注入了新動力,產業跨區域轉移迎來新契機。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上海市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專家干春暉表示,貴州作為國內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產業轉移趨勢出現的變化,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有關國內區域間產業轉移工作的政策,為貴州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有力支持。
蘭州新區則積極創新開拓方式,堅持“招大引強”與“延鏈補鏈”相結合,采取專班制、小分隊、云招商等方式,打好“走出去、請進來”招商組合拳,聚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主動對接“中字頭”“國字號”“500強”以及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等,大力招引互補性強、關聯度高、成長性好的強鏈固鏈補鏈延鏈項目,有力支撐綠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產業聚集效應充分釋放。
強化自身優勢也是形成持續競爭力的基礎。有專家以河南為例,建議河南充分利用自身勞動力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等優勢,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時,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產業發展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撐和創新動力。此外,還應優化產業政策和營商環境,簡化審批流程,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政府服務效率,打造良好的產業生態和投資環境。
在關注產業轉移加速發展的同時,也應解決發展背后亟需破解的問題。比如,企業落戶后如何保障后續服務和支持政策?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何立穎表示,寧夏將緊緊圍繞要素保障、企業訴求,抓實、抓細項目落地服務,密切跟蹤重大活動簽約項目進展,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致力于實現合作雙贏。